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7
编号:13661902
全科医生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7
     【摘要】 高血压的社区综合干预已成为当前高血压防控的广泛共识,基层全科医生团队是管理的主题,但在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势必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本文提出几点供全科医生在工作中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全科医生; 高血压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7-0156-04

    高血压是全球、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2010年对162个国家疾病检测点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的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3.5%[2],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4],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1%[5],75岁以上患病率达72.8%[2]。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分别低于50%、40%和10%[6]。由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很少需要住院治疗,其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多在基层社区,而全科医师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高血压等慢病管理的基层中坚力量,更应该重视高血压的社区长期预防和规范管理,而不仅仅满足于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质量,因此,如何在社区高血压的管理过程中更好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及减少高血压并发症,使得高血压患者最终受益,本文几点建议供全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 http://www.100md.com
    1 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适宜性技术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一项适宜性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有一个统一的适用性技术规范。而现状是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即使是同一地市也很难有统一实施的技术层面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笔者走访过不同区域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社区的村卫生室),当问及管理高血压的理论依据时答案各异,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2009年12月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制定了基层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式发布,是我国第一部面向基层的国家级实用性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是基层医生培训的统一教材[7],我国先后制定了1999年版、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但研究表明这些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师中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一直不理想[8-9]。而2009年基层板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明扼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易为广大基层医生掌握和应用[10]。以往国内的临床和相关研究多选用140/90 mm Hg作为控制达标的标准[11],根据基层指南,不同高血压人群的血压达标应有所区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血压达标获益。因此,全科医师团队在进行社区高血压管理前技术培训均应该以此基层版指南为理论和操作依据,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区域化管理,区域范围内全科医师实施高血压管理的适宜性操作技术的理论依据上也应当是统一的,便于客观评价管理效果。
, 百拇医药
    2 高血压患者的发现和血压的测量

    随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逐步建立,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施行的首诊测血压、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诊断和发现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制度保障,另外、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随机就诊、单位组织的员工年度体检也是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途径之一。患者的检出需特别注意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诊断标准,方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12]。2005年初,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人和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建议”,该建议再次肯定了水银汞柱血压计、袖带听诊法是目前间接血压测量法的“金标准”,该法虽有100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然而建议明确指出:血压测量是执行的“最不准确”的测量之一[13],故全科医师在发现和检出新患者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准确获取血压值,研究显示,如果高血压诊断中收缩压从140 mm Hg调高至141 mm Hg,将使患病率由25.9%降至13.3%[14],可见血压值的获取准确与否,哪怕是1 mm Hg都将极大影响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诊断分级,同时也影响了高血压患者治疗决策和疗效判定。因此全科医师应加强对高血压的测量和记录的质控意识,指式或腕式血压计可能不准确,应避免使用[15],建议使用水银汞柱血压计,并注意定期监测和更换老旧的血压计,对肥胖的测量对象使用加宽加长袖带血压计,应当认识到为血压计配备多种规格的袖带的紧迫性,以尽量减少袖带规格不当带来的血压测值误差[13],记录血压值时尽可能避免血压值尾数偏好的发生[16],鼓励动态测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减少白大衣高血压被纳入慢病管理。筛查中对疑似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 百拇医药
    3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群组干预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17]。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存在临床与预防分离,管理不连续,患者缺乏主动性,未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得高血压的管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服务项目,高血压是该项目中重点管理的慢性病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不局限于六位一体的工作职能,各地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国内外实践表明,在社区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的控制情况,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8-19]。组建全科医生团队进行群组干预管理以及实行家庭医师签约制服务是目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一种集高血压诊疗与管理、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为一体的新模式,是对传统的临床药理学、护理、公共卫生等条线分块式的工作模式的梳理和整合,有利于同一管理小组成员就高血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相互支撑,群组干预管理也强调了患者的主体意识,通过注重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疾病的管理,使高血压管理由被动变主动,进而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效能[20]。更能体现效率和效益优先。同时这种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随访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依从性[21]。为了提高高血压管理的控制率,美国的慢病保健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美国高血压控制率已达50%,美国的管理群组由家庭医生、护士、临床药师或其他保健人员组成[22]。我国慢病管理群组大多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及全科医师助理(社区义务社工)组成全科医生团队,实行网格化管理[23]。因此,全科医生团队和患者都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主体,全科医生在管理高血压患者过程中要充分调动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提高依从性,利于管理和干预,管理才能更有效率和效果。但目前我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相当的农村社区高血压等慢病管理仍有村医承担,如何弥合城乡高血压管理中的短板,进一步扩大干预范围,整合资源,形成新型更富成效的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仍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百拇医药(屈超)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