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4
编号:13656202
综合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房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60例和治疗Ⅱ组60例。治疗Ⅰ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治疗Ⅱ组通过保留乳房的根治术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美观效果情况以及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Ⅱ组乳腺癌患者美观效果优良率均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术与保乳根治术均可以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保乳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乳房形态,相比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术将乳房切除,可以最大的保留乳房的外形,提高术后美观,同时又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 乳腺癌; 保留乳房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050-03
, 百拇医药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发生率呈现明显的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发生率达10%左右,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诱发的死亡率中占第三位,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关系到乳腺癌患者手术效果和预后水平。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拟探讨有效治疗乳腺癌的方法,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探讨,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60例,年龄40~53岁,平均(44.7±5.4)岁,绝经前22例,绝经期28例,绝经后10例。临床分期:Ⅱb期14例,Ⅲa期26例,Ⅲb期20例。治疗Ⅱ组60例,年龄42~58岁,平均(44.0±5.9)岁,绝经前17例,绝经期25例,绝经后18例。临床分期:Ⅱb期16例,Ⅲa期27例,Ⅲb期17例。两组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治疗Ⅰ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治疗Ⅱ组乳腺癌患者通过保留乳房的根治术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根据乳腺癌病灶大小情况,做一个放射状或者是弧形切口将肿瘤表面皮肤切开,进行锐性分离,达到乳腺组织部位,在可以触诊的肿瘤外侧1 cm部位将两侧乳腺组织垂直切开,达到乳房后侧的间隙,对乳腺肿瘤的乳段进行完整的切除。在肿瘤周围上、下、内、外4点进行缝线标记,送快速冰冻活检。根据观察乳腺癌原发病灶将局部切除,注意切缘到原发病灶2 cm,对于切缘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当组织切缘病理学检查呈现阴性为宜。根据整个乳房大小、乳腺组织的松弛程度进行适当缝合,创面不放置引流或放置短期引流。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美观效果情况 效果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差三个级别,优: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乳头形态自然,双侧的乳头水平距离<2.0 cm,乳头在距离同侧腋前线垂直的距离差距<2.0 cm,乳房瘢痕不明显;良: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乳头的形态不自然,双侧的乳头水平距离2.0~3.0 cm,乳头距离和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的差距在2.0~3.0 cm范围之内,手术后乳房形态有轻度的变化;差:上述优、良指标均达不到。优良=优+良。
, 百拇医药
    1.3.2 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 主要包括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率及乳腺癌的1年生存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美观效果情况

    治疗Ⅱ组乳腺癌患者美观效果优良率均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22,P<0.05),见表1。

    2.2 两组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1年生存情况
, 百拇医药
    两组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0.01、0.01、2.83,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环境的污染加重、社会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占整体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7%~10%,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全世界目前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并且乳腺癌发生率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严重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3-4]。有关研究表明[5-6],普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手段,在没有症状的人群中普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病例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这是医学界值得关注的课题。随着针对乳腺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肿瘤病灶切除的彻底性和术后美观性的要求也逐渐增高[7-9]。

    手术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注意减少术中肿瘤细胞发生脱落、减少肿瘤脱落之后种植、减少细小癌灶发生转移和减少淋巴结发生远处转移,同时乳腺癌患者手术过程中为了美观,需要保持其胸部的生理曲线,减少患者术后因美观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10-11]。笔者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分析,进行临床分组,其中治疗Ⅰ组采用的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并且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治疗Ⅱ组主要是采取保留乳房的根治术综合治疗方法,在保证肿瘤病灶彻底清除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持乳房形状的同时对于切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切缘阴性比例,从而确认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病灶切除的彻底性,并且最大程度的保持乳房的外观[12-13]。另外手术过程中对于乳晕下动脉网进行有效的保护,乳晕下的皮瓣厚度要高于0.5 cm,周围皮瓣厚度高于0.8 cm,从而有效的保持乳头的形态。研究表明,乳晕或者是乳头到达肿瘤距离可能是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键性因素[14-15]。因而只有术中进行多个位点的快速能动病理学诊断,才可以有效的保证切缘的病理学阴性,进而有效的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方法不同进行治疗的两组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治疗Ⅱ组乳腺癌患者美观效果优良率均优于治疗Ⅰ组,提示乳腺癌患者通过保留乳房并根治术的综合疗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美观效果,同时两组乳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组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切除病灶较彻底,复发和转移率较低,在早期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保留乳房根治术临床治疗较彻底,同时可以更好的保留乳房的外观,对于患者心理是较大的支持,更好的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http://www.100md.com(黄健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