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16期
编号:13297983
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6期
     2.3 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治疗有效者35例,治疗无效者8例。对于治疗有效者而言,治疗后患儿的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DW、MPV、P-LCR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无效者,其治疗前后的PLT、PDW、MPV、P-L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ITP是一种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量研究报道,ITP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出现免疫紊乱,促使体内抗血小板抗体产生,进而诱使抗体与血小板相结合,减少了血小板的数量[7]。

    也有研究指出,血小板参数测定在导致血小板减少机制鉴别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8]。当前临床血小板参数主要包括PLT、PDW、MPV、P-LCR等,其中PLT是临床监测机体凝血状况的常用指标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