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7期
编号:13180790
中药预防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
     [摘要]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很高。本研究通过中医对再狭窄的病因病机分析,结合中药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总结了中药在预防再狭窄方面,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轻血管重塑的作用,还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治疗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作用而起效,所以采用中医药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具有很大优势。

    [关键词] 中药;冠状动脉成形术;再狭窄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7-57-02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应用已有近半个世纪,20多年来,以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但单纯的PTCA术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发生率约为30%~50%。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包括多个方面,其中主要是早期弹力回缩、新生内膜增生和血管重构[1]。虽然术后经过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但如此高的再狭窄率,仍令人担忧。近年来,通过中医对再狭窄的病因病机分析,总结出中药在预防再狭窄方面有一定优势,并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现将其研究综述如下。

    1 PTCA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

    1.1 西医病因机制

    (1)血管弹性回缩及负性重构:冠状动脉为肌性动脉,在内弹力膜和外弹力膜均含有弹力纤维,球囊过度扩张后常伴有弹性回缩,血管负性重构引起的整个冠状动脉横截面积下降达75%[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