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21期
编号:13175909
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1期
     2.1.2?新生儿溶血症?(1)预防新生儿溶血: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对新生儿的危害,降低婴儿致残和病死率,提高围产期质量。有研究表明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取脐带血做血清学检查以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对脐血总胆红素达25.5 mol/L以上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常用剂量:800 mg/(kg·d),于出生后24 h内注射,连续1~2 d。(2)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患者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常用剂量:0.5~1.0 g/(kg·d)。

    2.1.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其治疗时间长、病死率高,治疗不当往往留有后遗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显示了肯定的疗效。常用剂量:0.4~ 0.6 g/(kg·d),1~3 d 1次,共5次。

    2.1.4?新生儿脓疱症?新生儿脓疱症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发疱性疾病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