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2期
编号:13146985
两种方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5日 刘奋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8月~201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均为单椎体骨折,所有研究对象均以较重的胸腰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20~58岁,平均(40.5±6.7)岁,骨折至就诊平均时间(3.9±0.6)d,导致骨折的原因分别为跌伤(29例)、交通伤(19例)、击打伤(11例)、其他(3例)。其中爆裂性骨折21例,压缩性骨折41例。骨折节段分别为T11为4例、T12为22例、L1为19例、L2为17例。将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3]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架空腹部,手术入路经椎旁肌间隙。后正中纵切口以骨折平面为中心,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浅筋膜、腰背筋膜,在棘突两侧做一切口,长度约为3cm,钝性分离最长肌及多裂肌直到关节突,暴露椎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的比较()

    分组指标n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1年FP

    对照组Cobb角(°)3123.9±4.06.0±1.56.1±1.65.9±0.83.32<0.05

    伤椎前缘高度比3144.1±7.379.5±12.878.3±11.777.8±12.17.49<0.05

    观察组Cobb角(°)3123.7±3.8 3.7±0.6* 3.8±0.7* 4.0±0.5*4.06<0.05

    伤椎前缘高度比3144.8±7.1 92.6±15.3* 91.9±16.2* 91.4±16.8*8.21<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t=3.58,3.96,2.71;3.28,4.84,5.11,*P<0.05

    弓根进针点位置。使用跨伤椎四钉固定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