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1220
髋关节置换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诊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牛云峰  李广贤  刘金榜
第1页

    参见附件。

     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栓形成后,在体内一般0.5h后开始自溶,在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成大小不规则的多肽小片段,其中最小的片段即D-Dimer,D-Dimer的存在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并溶解,但其升高不能肯定最终有血栓存在,故可作为一项有用的筛选指标,其含量<500ng/mL可基本排除体内有血栓正在形成。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据报道D-Dimer在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40%,阳性预测值为48%,阴性预测值为95%[9-11],因此血浆D-Dimer的检测对急性DVT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12]。

    THA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后,D-Dimer是否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诊断意义,未见相关报道。笔者从表3结果分析来看,Control组D-Dimer在围手术期轻度升高,术前1d和术后7d、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为手术中软组织的广泛干扰,血管的牵拉,内皮细胞损伤,术后出现纤溶亢进过程;DVT组术后1d即开始升高,7d出现峰值,术后14d其含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溶栓药物可加速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使血浆D-Dimer的含量增加。进一步结合表1来看,FIB在术后7d,14d含量轻度下降,说明术后经低分子肝素作用后降解,使其水平下降。

    既往认为,因为手术激活了组织的凝血与抗凝,所以术后短期内患者 D-Dimer几乎都呈阳性,因此对于 DVT 的诊断或者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