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1608
慢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
     2.4 肺肾相关

    肾在咳嗽病机中主要为肾亏不纳气,气逆于肺则咳,其次为肾阴亏,肺气不足,肺失清肃则咳,再次为肾阳亏,内湿加重,化湿成痰,上犯于肺,肺失宣降则咳。郑建功认为,肾主水,主气化,主纳气[13]。若气化异常,则水液代谢功能继发性异常,则化湿为痰,上行至肺,则至肺咳;而纳气功能异常,肾气虚,则肺气无根则咳。《医术·咳嗽》秦景明言:“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而肾与肺又属字母之脏呼吸相应,金水相生,若阴损于下,阳孤于上,肺苦于燥,则咳不已,是咳虽在肺,而实在肾”。徐氏[14]止咳方可用于肺肾阴亏的治疗,可用密炙麻黄、杏仁、荆芥、川贝各50g,桔梗、玄参、板蓝根各40g,炙百部、炙冬花各100g,辅以适量相贝母、制大虫、太子参、生甘草煎服。赖克方认为,由于肾阴亏虚于下,之症作矣,肺金失于濡润,由此肺津,燥热内生,肺失肃降则咳[15]。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久咳不愈,夜间咳嗽加剧,咳清稀泡沫样痰,气短,端坐呼吸,体虚力弱,肢冷畏寒[16]。

    2.5 从肺论治

    陈达理将肺咳分为两种即有痰咳嗽和无痰咳嗽,其中无痰咳嗽,应从养阴润燥入手,辅以化痰止咳药。有痰咳嗽应从祛痰燥湿入手,咳嗽反复发作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