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949
非小细胞肺癌与EML4-ALK融合基因的关系及其检测方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
     2 克唑替尼的治疗

    克唑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的ALK和c-MET酪氨酸激酶的共同抑制剂,可以抑制激活的ALK酪氨酸磷酸化。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ALK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在一期临床研究中[12],最初设计为包含MET基因扩增的肿瘤的扩大研究,此阶段研究显示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约为61%的患者获得客观有效性,中位PFS值为9.7个月。在二期临床研究中也获得了较为惊人的结果,由910名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一个疗程化疗后再接受克唑替尼的治疗。这组患者总反应率达到了59.8%,中位PFS为8.1个月[13]。三期临床研究对比了克唑替尼和二线化疗药的情况。有347名ALK阳性患者入组观察,与化疗组对比克唑替尼治疗者有有利的PFS值(7.7个月),化疗组仅为3.0个月。2010年ASCO会议上报到早期临床试验针对EML4-ALK融和基因的药物PF-02341066对阳性人群有效率超过64%[14]。克唑替尼似乎具有很差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但临床试验中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发生脑部转移的部分患者似乎可以受益。该药不仅具有令人肯定的疗效,同时还有较好的耐受性,有报道的相关副作用包括:恶心(46%),视力损伤(45%),呕吐(39%),和腹泻(29%),多数为1和2级的不良事件, 3到4级不良事件患者仅为15%(多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呼吸困难,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1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