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6期
编号:13124031
42例节育器异位诊疗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赵红利?龚钿?徐曦
第1页

    参见附件。

     3.1 IUD异位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数据显示采用爱母环(V型)的患者发生异位嵌顿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节育器,且易发生周围脏器的损伤。爱母环易发生易位考症可能与其形状有关,放置时其两金属臂易穿入子宫肌层,甚至穿出子宫损伤周围脏器,IUD异位的相关因素还有:(1)子宫位置不佳,放置IUD时动作不够轻柔;(2)哺乳期,人流后子宫壁软,易于穿透;(3)放置IUD时对子宫壁的直接损伤和IUD对子宫壁的慢性侵蚀作用可能引起IUD异位[6];(4)绝经后子宫萎缩,宫腔变小,IUD易嵌入肌层造成取器困难,应在绝经后1年内取出[7];(5)此外瘢痕子宫易造成节育器异位,异位还可能与子宫的自然收缩、膀胱收缩、内脏蠕动和腹腔液的流动等有关[8]。

    预防IUD异位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类型、大小和优质的IUD,爱母环因其形状特殊,且为金属环,放置时易于穿入子宫肌层,甚至穿出子宫,故哺乳期、人工流产后、瘢痕子宫、子宫位置特殊的女性尽量不选择爱母环,而选择其他类型节育器;(2)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探明子宫位置和大小,放置时动作轻柔;(3)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IUD异位的认识,对取器困难者,应避免反复取环及暴力操作,以减少不必要的取器断裂、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损伤;(4)绝经后女性应于1年内及时取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