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2778244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4期
     实验室检查方法:(1)HBV-M,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罗氏公司)。定量检测;(2)HBV-DNA,采用荧光定量法(美国A BI7000 PCR 仪)试剂盒(试剂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公司)。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用药治疗前后效果,显效:患者检查后无疾病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疾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好转;无效:治疗后疾病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肝功能指标恶化。(2)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HBeAg转阴,HBeAb转阳,ALB等数据。(3)对药物服用后情况进行随访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乏力等指标[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恩替卡韦治疗效果评价

    患者服用该药物两年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81.25%),有效3例(9.3%),总有效29例(90.63%),由此我们认为恩替卡韦治疗效果良好。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检测

    患者治疗前的HBV DNA指标为(6.96±1.55)logcopies/mL,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之后的半年、一年、一年半、两年进行检测发现都有所下降,并逐渐出现指标转为阴性,治疗结束后患者基本出现HBeAg阴转和HBeAg血清学转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