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216286
温暖的遇见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日 幸福家庭2017年第11期
温暖的遇见

     那一年,我和同事老高从镇江坐火车北上呼和浩特。快到终点站时,老高胆囊炎突然发作了。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慢车,找不到可求之人。挨到下车,我将疼得冒汗的老高和一堆行李安顿在火车站某个角落,一个人上街找旅馆。我一头牵挂着老高,一头想快速找到可靠的去处。已经是傍晚,陌生的大街,陌生的面孔,我跑到一家小旅馆门口。店堂里坐着个中年男子,看起来面善。我说明要住宿,两个人,还有一人在火车站,但是肚子疼得厉害,问他能不能准备两碗稀饭。店主为难地说:“我们家没有大米。”我说:“能帮忙找点来吗?”店主说:“我去找找。”他随即大声喊来一个男孩,说了一个名字,叫他拿一只碗过去。那孩子很快回来,果然有小半碗米。

    我赶快回头接来老高,安顿他躺下。老板娘把两碗稀粥端到房间里,热气腾腾的,很香。老高已经面色死灰。喝了几口粥汤,渐渐缓了过来。我说再来点萝卜干行不,老板娘出去,小半天回来了,手上拿着两包榨菜。我们就着榨菜吃了一顿暖心的晚饭。我將两块钱付给了老板算做晚饭钱。

    老高第二天就没事了。我们此行的任务是推销光学仪器,要出去跑。我们计划早出晚归,一天在旅馆吃两顿饭,请老板帮忙做南方饭菜。老板说他们不太会烧,我们说按照我们说的做就行。第一天我们回来,是大米饭配土豆烧牛肉,挺不错,我赞了老板娘的厨艺。这老板娘居然进步飞快,在我们口头指导下烧了十几天花式不同但很合口味的南方饭菜。晚上回到旅馆没事,我们就教他家孩子练汉字书写。那孩子上二年级,同时学蒙古语与汉语。

    返程那天,我们买好了车票,结算了房钱和伙食费,并且预付了临行前晚上一顿丰盛晚饭的钱,开了几个菜单,叫老板去置办。那菜量明显不是两个人能吃完的,老板狐疑地看着我们。我们跟老板说:“我们请你们一家吃饭,叫上你老婆孩子。”老板一听,有点窘,是那种老实人受宠若惊之后的窘。随即他说,钱不收了,还是他请我们吧。我们说:“这钱我们出,谢谢你们一家这些天的照应。”推来推去,老板说:“这样吧,我去买点酒来,算我的。”

    那一天晚上,我们五个人就坐在旅馆店堂里,喝了很多的酒,吃了很多的菜,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这一顿饭我至今仍能还原它的全部过程,像放电影似的。那家旅馆我们后来再也没去过,但是蒙古人的憨厚诚实像烙铁烙过似的,从此无法抹去。

    这个故事是我公公讲的,他讲给即将出远门的孙子听。他告诉孙子,人在他乡,会遇上好人,但前提是你自己要好好地对待每一个陌生人。

    (摘自《黄河口晚刊》2017年8月21日) (张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