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10
编号:13642748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0
     【摘 要】目的:评价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行DSA诊断、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4年160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DSA表现及介入疗效(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抗血栓治疗。结果:观察组160例患者行动脉栓塞术,即刻止血率82.62%(137/160)高于对照组72.00%(72/100);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部分急性外周动脉出血者,DSA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责任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等等特点,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外周动脉出血;DAS;介入治疗

    现阶段,微创医学得以快速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能迅速止血,为急性出血患者提供抢救机会,提升止血成功率[1]。笔者将以160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为对象,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3年至2014年间,我院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160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为观察组。男女分别为71、89例,中位年龄(53.00±17.50)岁;消化道出血、咳血、肾出血及肝动脉出血患者分别为32、64、20及42例;鼻出血、宫颈癌切除术后出血各4 例;外伤、肿瘤及支气管炎患者分别为23、25、19例,消化道溃疡8例。另取同期100例保守抗血栓治疗患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DSA影像表现 采用SIEMENS Artis ZeeCeling DSA机,利用seldinger改良技术,穿刺股动脉于局麻状态下置入动脉鞘;经Cook5F RH/Cobra导管,分别行腹腔动脉、腹腔下动脉、肠系膜上或者是双侧髂内对拟定出血动脉动脉造影(选择性),如有必要,可用3F Progreat(TER UMO)微导管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造影剂:优维显300mg/ml;高压注射器速率1~5ml,10~20ml/次。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75~100mg/d);必要时可行外周动脉架桥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观察组:参照造影表现确定病变位置,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肝动脉、上消化道出血及盆腔动脉患者,经导管用明胶海绵条(尺寸,4mm×2mm)、普通弹簧圈(Cook)予以栓塞。支气管动脉并下消化道出血者,均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用明胶海绵颗粒(1mm×1mm×1mm)、PVA(500-1000μm)及微弹簧圈(Cook)依次栓塞病变动脉,至造影复查显示病变血管变小/消失后可拔管[2]。出血性肠炎等弥散性出血应采用药物灌注治疗,经导管加压素(0.2U/min,20min)后可复查造影,如出血仍在,灌注量增至0.4μ/min,持续20~30min,动脉导管留置,并灌注加压素(0.2μ/min,12~24h)。当造影/临床征象证实出血受控,24~48h内加压素可减至0.1U/min,并拔管。

    1.3 疗效评价[4]

    止血彻底:靶血管未见显影,畸形血管消失或对比剂不再外溢;出血缓慢停止;血压、血红蛋白稳妥回升。无效:出血持续,血压、血红蛋白未再回升。复发:止血3月内,或择期手术前相同部位仍出血。

    1.4 统计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来处理本组所得数据,%、(χ-±s)代表计量、计数资料,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别。

    2 结果

    2.1 动脉造影表现

    DAS结果显示:106例(66.25%)呈阳性,对比剂外溢积聚等有直接出血或动脉血管增粗征象,假性动脉瘤、引流静脉、血管畸形团及肿瘤血管等间接征象;9例造影未检测出阳性,未见出血血管痉挛;局部少血管区,注入罂粟碱后2例患者诱发出血。

    2.2 止血疗效

    观察组即刻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3月后出血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并发症

    治疗后,观察组5例患者伴发热、8例伴栓塞供血区疼痛及恶心,对症处理后即缓解;1例患者由于并发腹腔炎、多脏器衰竭死亡;对照组11例伴供血区疼痛,死亡3例。

    3 讨论

    急性出血性病症发展迅速,出血量大,临床需尽早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能直观呈现血管影、出血动脉,为治疗提供可靠指导。当出血量>0.5ml/min,动脉造影可呈阳性征象[5]。本研究中,出血动脉多集中在支气管动脉、消化道供血动脉、肝动脉及肾动脉等外周动脉,观察组即刻止血成功率85.62%,符合国内文献[6]报道。肠系膜上动脉等下消化道动脉出血者,DSA检查可为手术提供开腹指征。观察组5例患者伴发热、8例伴栓塞供血区疼痛及恶心,较对照组低,应通过超选择性插管位置、栓塞部位等予以防治。

    总之,针对急性外周动脉出血者,尽早DSA检查可确定出血位置,选择相应的栓塞物质栓塞能有效止血,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等特点,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培欣,卢占兴,夏国强,等.腹部和盆腔动脉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1).

    [2]周东海,任伟新,赵志文,等.介入治疗急性大出血25例临床总结[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9).

    [3]徐伟,李颖,周坦洋,檀静,等.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栓塞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4).

    [4]徐伟,周坦洋,史中兴,等.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

    [5]付金强,乌建平,黄载星,等.消化道出血5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4).

    [6]叶宁,陈卫健,万严,等.急性动脉出血介入诊断与治疗[J].江西医药.2011,(4)., http://www.100md.com(张燕军 蒋强 蒋忠仆 王海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