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12.29
编号:19963
中药注射液不能盲目输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29日 生命时报 2015.12.29
     中药注射液不能盲目输

    患者王先生问:我患有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多年,如果我提前输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是不是就可以保证疾病在冬天不发作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副主任药师王静解答:这类中药注射液一般都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如果出现急性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输这类药物的确能帮助改善相关症状。但目前来说,不推荐在正常情况下输液,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的目的。

    临床发现,中药注射剂在输液时常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人体危害很大。患者一般会在用药后5~30分钟内,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导致过敏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注射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目前研究发现,直径在0.5~2.0微米的微粒可进入脾脏,直径在0.1~0.5微米的微粒可进入肝脏,直径在0.01~0.1微米的微粒可进入骨髓,直径在15~25微米的微粒可沉积在肺动脉的毛细血管上。由于人体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一般在4~7微米之间,因此这些不溶性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后,则不能代谢,并处于长期潜伏的状态。并且,较大的微粒能引起局部毛细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造成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水肿和肉芽肿等。

    那么不溶性微粒是从哪来里的呢?首先输液本身就存在不溶性微粒,药典中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是“限量”检查,并不是“有和无”检查,因为在配制过程中不能保证完全没有微粒,因此输液本身就存在微粒。

    其次,在临床准备及添加药物等操作步骤中,也会带入不溶性微粒。所以在看似透明的输液中会含有许多不溶性微粒。

    此外,目前各厂家的生产技术良莠不齐,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输液的不良反应,最好就是减少非必要的输液。况且输进去的药物也会经代谢排出体外,并不能保证几个月血管畅通无忧。患者可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同样具有对维持血管畅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作用。且较输液而言,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

    另外,在坚持服药的同时,患者还应同时注意饮食,少吃高脂、高盐的食物。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尽量少熬夜。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最后,还需提醒的是,虽然输液会出现上述风险,但也不用过分担心。患者只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输液,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上述不良反应的风险。▲, http://www.100md.com(石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