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01.01
编号:19937
精准与“互联网+”,共建健康中国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生命时报 2016.01.01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罗荣城

    精准与“互联网+”,共建健康中国

    继十八大提出“健康强国”政策,并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必然的要求”后,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发展健康产业提到了民生“刚需”高度。在大数据、大医疗、大健康时代,想要推进中国健康产业建设,精准医疗与“互联网+”医疗不可或缺。

    肿瘤学界而言,从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2015 年癌症统计》报告来看,1991年后美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近20年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走高趋势。造成这种差距主要原因包括行业与个人因素。这种大环境下,为让老百姓健康状况越来越好,我对2016年有三个期待。

    第一个期待是,拉近中美肿瘤诊疗差距,让我国肿瘤精准医疗落到实处。我希望科室间能协同合作,抛弃传统单一学科诊治肿瘤观念和做法,运用更精准、个体化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选择最佳、最适合治疗模式,不局限于传统模式。如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手段,也是细胞调控(Cell control)模式代表之一。较传统细胞杀灭(Cell killing)模式下切(手术)、烧(放疗或其他消融治疗)、毒(化疗),细胞调控更能体现精准医疗。无论单独和联合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在国内外都已取得较好疗效并有很大发展前景。

    第二个期待是,解决百姓“就医难”,为健康抢时间。精准医疗不仅是精准治疗,也包含精准就医。“互联网+”医疗诞生,体现了精准医疗理念特色,有效推动医疗模式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重塑医院服务流程,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难看病”。

    第三个期待是,希望政府有一整套更完善的政策保障医患者权益。同时,希望医疗服务行业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树立正确健康观念,真正做到肿瘤“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较快降低我国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

    如何缩短中美肿瘤诊疗差距?扫二维码,分享罗荣城院长的独到见解, 百拇医药(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