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0.24
编号:25264
食育不只解决吃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4日 生命时报 2017.10.24
     最近,一段名为《日本的学校午餐》的视频火了。视频记录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学的日常午餐,尽管只有短短的45分钟,其涵盖的内容和带来的反思却没有那么简单。

    视频中,孩子们的午餐食材都是自己在学校的田里种的。餐前,值日生系上白围裙,戴好口罩、餐帽,去学校厨房将餐食搬回来,站成一排询问同学是否洗手,确认无误后才让取餐。班主任宣布开饭后,所有人都会认真吃饭,没有一个人说话。饭后,所有人将能回收的材料清洗干净、晒干,以便第二天送去学校回收站。

    看过这段视频,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视频开始时学校校长说的那句话:“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就像教学生学习数学或者阅读一样,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日本提倡的“食育”,除了吃,还有潜移默化的餐桌礼仪、饮食规则方面的教育。只是,为什么这位校长能说出这么有分量的话呢?我想,这与该校长也是食育的受益者不无关系。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制定了《营养改善法》、《学校供餐法》和《食育基本法》。如今,食育已经被定位为“教育三大支柱——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

    “食育”与德智体美劳一样重要,不分伯仲!食育不仅是关于“吃什么”的教育,还涉及到“怎么吃”和“为什么吃”等哲学层面的考虑。通过这样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营养健康知识,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还能让他们从小学会认识食物、珍惜食物、了解餐桌礼仪等。通过劳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感恩情怀和责任感,为成年后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我国1999年也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11年又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明确要求“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但一直以来,学校仍不够重视,健康教育课形同虚设,任课老师未经过相关培训,讲课照本宣科。带来的后果便是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低下、饮食行为不合理。2015年,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的调查发现,41%的学生“每天吃2次以上零食”,48.9%的学生“每天喝1杯及以上的甜饮料”。

    常言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成年后很难逆转。除了将“食育”纳入教育体系中,更要在教职员工、家长和供餐企业中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向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学习,大力推进营养立法,从根本上保证学生饮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过感到欣慰的是,新近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和《学生餐营养指南》都要求“引导学生科学营养就餐,对学生开展均衡膳食和营养宣教”。其受益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http://www.100md.co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胡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