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1.03
编号:24108
中国大病保险令世人瞩目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3日 生命时报 2017.11.03
     《柳叶刀》文章称,这将为其他相似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梁 鸿

    本报记者 徐文婷

    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日刊文,称赞中国近20年来医疗保险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中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将为其他相似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文章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但受益者仅限于1.09亿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21世纪初,中国先后建立了针对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针对城镇非就业居民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医保制度覆盖了13亿人,使得97%的中国居民有了基本医保。然而,其保障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比如有起付线和封顶线等限制,个人还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特别是患大病时个人负担较重,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并不少见。

    2012年,大病保险制度出台,次年在全国134个地市试点,2016年全面推开。如今大病保险已覆盖全国10.1亿人,超1100万人次受益,其中约60%为农民,累计赔付资金超过300亿元。目前在医疗费用中,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能报销50%左右,大病保险还可对剩余部分再报销50%左右,算下来实际报销比例可达到70%~80%。今年是大病保险制度出台的第六年,数据显示,我国31个省份均已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2016年的28.8%,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大病保险这一顺势而务实的政策正在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7年,大病保险又有了一些新变化,例如起付标准由2万元降低到1.8万元,提高报销比例、超限补贴和大额补贴等。此外,我国还出台多项措施加速推进医保进程,例如7月我国公布36种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9月跨省医疗结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凡是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都可以直接结算。这些都将为人民带来更多益处。

    不过该文章认为,中国大病保险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鸿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要想完善社保制度,就需要多层次发展,例如大力发展商业保险。“现在我国鼓励用个人账户购买商业特种保险,包括‘保药’‘保病’‘保费用’三个方面,可作为医保补充。虽然它属于个人自愿选择,但带有很强的团购特性,费用较低,是不错的选择,现已在上海、广东等地引起不错反响,希望以后可以推广至全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