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4.14
编号:83045
拉伸也是一张“运动处方”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4.14
     拉伸也是一张“运动处方”

    受访专家: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苟 波

    本报记者 高 阳

    编者按: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拉伸,也称拉筋、伸展等。拉筋可以有效增加肌肉长度,保持正常的肌肉张力,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彻底改善关节挛缩、脊柱偏移及相关的疼痛。平时我们累了,会伸个懒腰、拉拉肩膀,运动后也会压压腿、抻抻腰,但是,这些拉伸可能多是无效的。关于拉伸的知识,我们都欠缺很多。

    中国把拉伸

    列入单独运动在很多人眼里,拉伸是中国人,乃至很多亚洲人才会做的活动。比如,印度的普拉提、瑜伽,中国的太极等。

    2018年公布的中国《全民健身指南》建议,大众为了健康,生活中应当参加3种运动类型,分别是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拉伸练习。而《美国身体活动指南》只建议大众主要参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为什么美国指南没有把拉伸作为一种单独的运动类型呢?难道只有东方人才重视拉伸?
, 百拇医药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表示,美国建议大众主要参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是考虑到缺乏运动的人比较多。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3的人运动不足(达不到运动指南的要求),所以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运动,要求不宜太高。此外,从预防慢性病角度而言,有氧和力量锻炼是影响健康最重要的运动形式。

    中国《全民健身指南》是在美国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群众体育特点,以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为基础方式,加上牵拉练习三种。从分类上来讲,这种细分有些混乱,但就作用而言,对健身都有促进作用。其实,拉伸练习通常作为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后放松活动的一部分,国外也会经常用到,也非常重视,只是并未单独归为一类运动。

    从运动标准来看,国内外都要求达到中等强度或中高强度,原则上是相同的,但由于个体差异、年龄、运动基础、性别等因素的差异,在心率上会有些差异。▲

    强度、时间都要达标
, 百拇医药
    平时扎个马步、跳个舞,甚至伸个懒腰都能感觉到肌肉被拉长了,但这并非真正的拉伸。苟波介绍,拉伸就是平时说的“柔韧性练习”,以发展身体柔韧素质为目标,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提高运动技能,减少运动损伤。拉伸包括静力性牵拉练习和动力性牵拉练习。静力性牵拉以肌肉被动拉长,固定短时间为活动方式,包括臀背拉伸(如图1、2)、跪姿拉伸(如图3)、大腿前后侧拉伸(如图4、5)等;动力性牵拉以肌肉连续性伸缩弹动为活动方式,包括正踢腿、侧踢腿、甩腰等。

    拉伸主要是增加肌肉的延展性,提高关节活动范围。通常建议拉伸到最大伸展位置并保持30~60秒,即使是平时的伸懒腰、拉肩膀,也要保持一定时间才有效;强度以不痛、被拉伸部位紧张、微微不适或微痛为度,不可采用蛮力或剧烈的弹振。如果出现剧烈疼痛,可能是软组织撕裂、断裂,甚至脱位、骨折等。

    拉伸不是随意性的,需根据个人练习的目的、活动能力,进行相应评估后,制订精准的柔韧性“运动处方”,然后在专业人员指导情况下进行练习或辅助练习,以保证动作正确。只有练习的运动负荷(强度、量、次数、组数)、锻炼频率、时间安排适当,才能更好地保证锻炼的高效安全,才能算“正确的拉伸”。▲
, 百拇医药
    避免

    两不当、四误区

    拉伸虽简单,但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并不正确,还存在着“两不当、四误区”。

    拉伸动作不当:该练的没练到。比如正压腿是为了发展下肢后群肌肉的柔韧性,有些人把腿放在垒木上,身体有侧转,支撑脚足尖没有正对前方,髋部前送,没有下压,然后使劲做腰前屈的动作,其实大腿后群拉伸作用并不明显,反而会对腰造成无谓的负担。

    负荷不当:拉伸效果不理想。拉伸负荷过小,练习作用就小;负荷过大,容易出现损伤。如果对拉伸有较高需求的话,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设计柔韧性运动处方,进行专门性练习。如果是普通人,对柔韧要求不高,可以参照一些健身视频。

    误区1:不少人认为拉伸只要做个动作,稍微拉3~5秒就可以。
, 百拇医药
    严格地说,运动前后拉伸的方式、时间、次数、组数,都要因人而异。只拉3~5秒,很难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运动后拉伸这么短时间,也不会有消除疲劳的效果。跟运动一个道理,必需有足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才能对机体造成适宜刺激,一般拉伸要保持15~30秒,重复三组动作。

    误区2:未热身就拉伸。

    未热身就进行拉伸的话,软组织的粘滞性很大,拉伸时比较容易痛,而且活动范围比较难打开,拉伸效果会比较差。建议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跑、跳运动,等身体微微出汗,发热时,再进行拉伸。

    误区3:每次拉伸都要感受到疼痛。

    拉伸效果以感觉达到最大伸展位置,被拉伸部位紧张,轻微不适即可。出现轻微可耐受疼痛时,就要谨慎,不可继续增加负荷,否则可能导致拉伤。

    误区4:拉伸时像个弹簧,来回弹振。
, 百拇医药
    就增加柔韧性而言,不建议采用冲击性拉伸练习,比如踢腿、振肩之类的动作。依靠摆动肢体,靠惯性冲击达到最大活动范围,会使拉伸部位产生保护性反射(牵位反射),影响柔韧性练习的效果,损伤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这种情况更适宜采用静力性拉伸。如果是从事散打、健美操等的人群,可以在静力性拉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踢、摆练习。▲

    老人要悠着点

    所有人群都可以进行拉伸练习。但相对而言,年纪越大,拉伸难度越大,所以最好在儿童期就打好基础。有氧健身操、健美操、太极拳、健身气功、瑜伽等运动都可以提高柔韧性。

    运动前建议适当热身一会儿再进行拉伸,以神经、肌肉的动态激活为主;运动后的拉伸建议以静力性拉伸为主,可以消除疲劳,有利于体能恢复,提高柔韧性。

    初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应以静力性牵拉练习为主,随着柔韧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动力性牵拉练习内容。

    以提高柔韧性为主要目的的锻炼者,可选择各种牵拉练习,特别是在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阶段进行,既可以节省锻炼时间,又可以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

    拉伸要避免动作不当,如果需要拉伸的部位提高不明显,可能会因为代偿动作,导致其他部位负荷过大,出现损伤,最常见的就是拉伤。尤其老年人拉伸时一定要避免争强好胜,用力过度,不要突然做大幅度的拉伸动作。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在跳广场舞前、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前,充分热身拉伸,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则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拉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