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11
编号:88593
识别有暴力倾向的人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1日 生命时报 2020.08.11
     冲动压抑难沟通 曾有受虐施虐史

    识别有暴力倾向的人

    受访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马 皑

    本报记者 张 健

    7月底,广受关注的“杭州女子失踪案”以“一场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案”告破,神秘失踪的来女士确系被丈夫许某某杀害并分尸抛弃。据悉,许某某因财产等家庭矛盾,心中不满,遂产生杀妻动机。在谴责犯罪分子残忍无情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保护自身安全,是否有方法识别身边有暴力和犯罪倾向的人?

    美国知名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在《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一书中指出,反社会人格有较高的犯罪风险,在欧美国家达到了4%。判断身边人是否为反社会人格,美国治疗师比尔·埃迪给出了“WEB”的判断法:1.语言(Words):反社会人格通常语速很快,且热衷于使用极端的词汇,且当他们发现你的弱点后,会用言语来操控你。2.情绪(Emotions):如果你和一个人相处时,他会让你觉得害怕、迷恋、又极度同情,就要警惕。3.行为(Behaviors):反社会型人格会做出一些的奇怪行为,例如虐待动物、欺凌、享受别人的痛苦等。
, 百拇医药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皑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上述几种判断方法对“锁定”反社会人格是有参考价值的,大家可以引起警惕。“而这次‘杭州女子失踪案’比较特殊,是杀害配偶,由于是朝夕相处、信守终身的身边人作案,引发了公众的焦虑情绪。”马皑表示,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杀人案件均被称为亲密关系暴力,犯罪心理学研究从以往的案件中,归纳出亲密关系杀人案件犯罪分子的12个特征:

    1.冲动、好斗和怀有敌意的个性;2.精神病态,尤其是反社会人格;3.长期抑郁、压抑;4.明显的情感依赖;5.缺乏安全感;6. 控制冲动能力低下,缺少情绪调节能力;7.共情能力低下,不能理解他人痛苦;8.低收入,难持之以恒做事;9.自恋与自我中心;10.沟通和社交技能差,缺少压力缓解渠道;11.有受虐或施虐史;12.对家庭生活不满意以及对配偶的极度失望或仇恨。但要注意的是,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并不一定会犯罪,只是有更高的暴力、犯罪风险;且这些特征并不一定在一个人身上全部表现出来,往往只具备其中几个,但是交互影响。
, 百拇医药
    “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预测一个人今后是否可能犯罪,目前还真没有‘一招灵’的方法。”马皑提醒,借助某一个或某几个风险因素,理论上可以去判断犯罪的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同情况。例如,经常家庭暴力的人其犯罪倾向就比较容易认出,但处心积虑,外表正常内心异常的人,就比较难以识别。针对这类“潜伏”的暴力犯罪倾向者,专业的犯罪心理学家是这样识别的:一是历史分析资料,看某人以往生活中暴力行为发生的频率;二是使用量表去评估,如“精神病态”、反社会人格、虐待行为、亲密关系、婚姻适应等评估工具;三是临床分析,由专业人员通过交流、实验得出结论。对于普通人,比较实用的辨别方法就是多了解、多观察,不仅要看眼前,还要了解其过去的情况,给“相知”留出时间,不要草率建立恋人、婚姻关系。如果有需要,也可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现在已经有借助人工智能与心理学原理开发的评估方法,例如两个人一起看个几分钟的短视频,就可以提供双方的性格匹配、婚姻满意度、暴力风险等参考意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