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
编号:87789
“长者小丑”逗失智老人开心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22日 生命时报 2020.09.22
     “长者小丑”逗失智老人开心

    本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桂 林

    孩子们对“白大褂”的恐惧似乎与生俱来,一听到要打针,立马哇哇大哭,使得医生、护士、家长手忙脚乱。但现在某些医院里有这么一群人,不仅能“治哭”,还能逗笑,甚至能将那些因为脑损伤、瘫痪等情况无法交流和行动的孩子唤醒,他们就是小丑医生。如今,小丑医生已遍布全球各地。澳大利亚医疗小丑工作者们在一次偶然与老年失智症患者互动中发现:不仅孩子们需要欢笑,老人的需求更迫切,于是他们“扩大业务”,推动开展了“长者小丑”行动,到养老机构等地方为老人表演。

    澳大利亚幽默基金会依靠社区筹款,全面培训长者小丑,免费为医院、养老院等地方的老人,特别是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提供服务。医院和养老院里的老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思维迟钝、老朋友不断离去,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失落感,加剧负面情绪的产生。如果能让他们用幽默的方式看待衰老,对其身体健康和晚年生活质量都非常有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失智症研究机构与幽默基金会合作,对悉尼35家疗养院、医院的老人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笑是疾病和负面情绪的“天然解药”,可抵抗抑郁、减缓疼痛、降低血压、控制激动和行为障碍。人在笑的时候,身心状态都会发生正向变化。而且研究人员发现,疗养院治疗组里失智老人的激动程度平均降低了20%,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全面提高。

    经研究证实长者小丑的“疗效”后,幽默基金会开始对喜剧演员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不仅要会逗老人开心,还要有足够强的敏锐度和同理心。他们在与“观众(失智老人)”会面前,会从医护人员那里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社会背景等情况,根据病人的能力、经历、兴趣等,为老人量身定制精彩的表演。通常以互动形式开始,比如询问墙上照片的故事,一起回忆过往,唤起他们的记忆,给予温暖的陪伴。这时,老人通常是谈话的主导,长者小丑假装卖萌无知、曲解语义,让老人去纠正,还会询问一些生活常识,让老人感觉被尊重。长者小丑会准备一些让老人有共鸣的笑话和喜剧,比如调皮的孙子、难用的科技产品及变老的各种自嘲。他们还借助唱歌、舞蹈、吹气球、魔术等表演,缓解老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使肃穆寂静的医院充满笑声,这种欢乐的情绪甚至会感染医护人员和家属。表演过后,他们会进行记录,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长者小丑伯尼表示:“我总是把病人家属和医院工作人员编排到表演中,让老人和在场的人更加投入和放松。”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一个连锁养老院的首席执行官希瑟·格雷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长者小丑对老人及其家庭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认为:“老年护理中有很多悲哀,不少老人甚至从没走出过房间,不愿和人说话。长者小丑成为了老人们的朋友,让他们开怀大笑。”▲, http://www.100md.com(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