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0.27
编号:86221
抱怨完了行动起来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7日 生命时报 2020.10.27
     抱怨完了行动起来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肖 蓉

    本报记者 王冰洁

    人类是情感动物,抱怨是正常的情绪。有研究表示,抱怨甚至是与他人联系情感、处理情绪的有用工具,但应该适度。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肖蓉介绍,抱怨一般分为3类:1.慢性抱怨。这类抱怨者往往是持续不断的,比起进展,他们更关注遇到的困难。比如有些人常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但不去尝试任何改变。2.发泄情绪。主要是为了倾诉,并希望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也不倾向于寻找解决办法。比如给朋友打电话,抱怨最近伴侣做了令人讨厌的事,只是单纯“吐槽”,并不想得到建议。3.把抱怨当工具。这类抱怨往往是他们处理事情前的第一步,比如抱怨房子脏乱,但会马上行动起来,让房子回归整洁。

    《没有抱怨的世界》一书中提到,每个人平均每天抱怨15~30次,大部分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限制抱怨次数并发挥抱怨的积极作用。

    记录每天的抱怨。从醒来那一刻起开始留意,将每一次抱怨都记录下来。只要意识到“原来我这么爱抱怨”,就能慢慢减少抱怨的次数。

    抱怨后付诸行动。每次抱怨后,最好问自己一句:“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如果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回想一下“我真的提出要求了吗?”如果没有,就停止抱怨,说出“自己想要的”。比如平静地告诉同事说话不要太大声,而不是在背后抱怨;或请老板在某些项目上宽限一些时间,而不是跟同事抱怨“时间紧任务重”。

    安排每日“抱怨时间”。与其压抑一整天的焦虑情绪,不如每天在一个特定时间想一下“困扰来自哪里”。这有助于了解哪些问题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也可以找一个伙伴,定期举办“抱怨大会”,不管是家长里短还是全球性的大问题,都可以拿来吐槽发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