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7112
流出的胆汁再喝回去,过时了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1日 生命时报 2020.12.11
     流出的胆汁再喝回去,过时了

    既不好喝又不卫生,手术才是治胆源性胰腺炎的首选

    受访专家: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周 程

    本报记者 董长喜

    案例:湖南患者王先生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就医,医生为其做了穿刺引流,并在体外留了个袋子,以收集排出的胆汁。治疗后,王先生一直食欲不佳,再去就诊时,医生建议他将引流出来的胆汁再喝回去。遵照医嘱,王先生喝了一口就直犯恶心,再不肯喝第二口。此后,王先生换了一家医院就诊,医生通过手术为其缓解了病情。此后,王先生一直因喝胆汁一事耿耿于怀。

    《生命时报》记者就此采访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周程时,他表示:“让患者喝自己胆汁治病的情况是有的,只是现在临床上已很少采用。”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太难喝,二是如果操作不标准,尤其让患者自己操作时,引流出来的胆汁会存在不卫生的情况。
, 百拇医药
    王先生的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疾病(主要是胆道结石)引起,在我国约占急性胰腺炎的75%,是胆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胆胰肠结合部的特殊结构是该病的发病基础。从解剖结构上看,胆囊和胰脏休戚相关。胆囊与肝脏相连接,胆囊管汇总成胆总管;胰腺距胆囊很近,位于人体中腹部,被十二指肠包绕着,主胰管的末端和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根据胆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段汇合的方式,可分为胆胰管没有合流的U型(如图a)、胆胰管合流的V型、短Y型、长Y型(如图b、c、d)。当胆总管与主胰管汇合的共同通道过长时,就会发生胆汁与胰液发生反流,导致胆道及胰腺发生各种病理变化,这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发生机制之一,也是胆源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当二者为短Y型汇合时,胆管末端病变,尤其是结石嵌顿可以同时阻塞胆管、胰管,极易引起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源性胰腺炎。

    周程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和方法就已明确。若是患者为V型、短Y型胆胰管汇合,且发生结石嵌顿时,应及时通过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处理,从而通畅胆胰管引流,必要时植入胰管支架,迅速阻断因长时间胰管梗阻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由轻症走向重症的进程。
, 百拇医药
    之所以将胆汁进行外引流,是为了解除胆胰管壶腹部梗阻,为胆囊减压。人的胆汁会源源不断产生的,只有当胆汁不再进入胰管对胰液进行激活,才能防止胰腺继续坏死,阻断胰腺炎进展,同时还能降低胆道压力,有效控制重症胆管炎的进展。

    胆汁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消化液,正常成年人的肝脏每日可分泌800~1000毫升胆汁,它们流入胆囊内进行储存并浓缩。吃饭时,胆囊收缩,胆汁经胆管进入肠道。胆汁原本呈金黄色,经胆囊浓缩后呈深绿色,不仅能帮助机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脂肪,促进胆固醇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能中和胃酸、刺激肠蠕动。如果人体长期缺乏胆汁,就会影响消化,甚至可能出现一吃油腻食物就腹泻的情况。由于胆汁不受胃液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口进入,还是从十二指肠进入,胆汁都能起到应有的生理作用。“临床上,只有遇到某些极端情况,例如需要长期引流胆汁的患者,我们才可能考虑让其把胆汁喝回去。而对王先生这种短期引流胆汁的患者,这一行为是完全没必要的。”周程说。

    况且,并非所有的外引流胆汁都能喝。处于急性感染期的胆道所分泌的胆汁以及有血性渗出的胆汁,是不建议服用的。胆汁味道很苦,可喝可不喝的患者,可考虑服用一些酶类药物(如脂肪酶、淀粉酶),它们可部分发挥胆汁的功能;确实要喝的患者,也不必引流多少喝多少,每顿饭前有100毫升左右即可。

    周程提醒,有40%的胆囊结石病人以胆源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且从未出现过胆绞痛等预警症状。理论上,及时治疗胆囊结石能防止胆源性胰腺炎发生;有症状反复、胆囊结石直径>2.5厘米、胆囊壁增厚、收缩功能丧失、胆囊结石合并胆囊腺肌症、胆囊壁瓷化等问题的患者,须及时手术。若患者存在影像学上短Y型、V型胆胰管汇合等表现,胆囊结石切除的指征应适当放宽,尤其是胆囊内小结石,一旦落入胆总管,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此外,上述胆胰管汇合异常,则还可能导致胆总管囊肿、继发胆管结石与癌变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患者积极处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