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2172
扁鹊让太子“起死回生”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18日 生命时报 2021.05.18
     扁鹊让太子“起死回生”

    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 张 迪

    “起死回生”一词,出自明朝张岱的《鲁云谷传》,意为将濒死之人救活,形容医者的医术高明,现代多用其比喻把没有希望的事情挽救过来。纵观古今,不乏有起死回生的医史实例,其中最为人知的便是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战国时期扁鹊救治虢(音guó)国太子的故事。

    扁鹊常年周游行医,经过虢国时听闻虢国太子死讯。他在王宫前遇到太子侍从,便向其打听太子暴毙的原因和死期。得知太子是在当日清晨鸡鸣时,因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导致突然晕厥,不省人事。眼下举国祭祀太子,但其“遗体”尚未收殓。

    听闻此事,扁鹊便以能使太子起死回生为由,求见虢国国君,希望为太子及时诊治疾患。侍从不相信扁鹊,认为他在说大话哄骗人,不愿为他禀报国君。扁鹊思忖片刻,对侍从说:“你现在进去观察太子,是不是可以看见他的鼻翼翕动,摸到大腿内侧的还是温暖的”。侍从虽心生疑虑但还是照做,谁知太子体征果如扁鹊所说,赶忙进宫将此事禀报国君。虢国国君连忙接见扁鹊,几经哭诉后请求扁鹊为太子诊治。

    扁鹊将太子的病证诊为“尸厥证”,也就是阳气袭阴,阻绝内脏,造成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虽表现为暂时性的心跳和呼吸停止,但实际上人没有死亡。扁鹊因此指导学生对症施治,先是针刺太子的百会穴使其苏醒,再外施熨法(石块经火烤后,烙于身体部位使气血流通,散寒止痛)、贴熨剂(铁砂配合一些治风寒湿痹的药材,趁热贴熨患处的外用药剂),最后给其内服汤药善后。20日后,太子便恢复了往日的精神。

    从此之后,世人皆道扁鹊能令人起死回生,但扁鹊却说:“我哪里能使死人生还,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只是使他恢复健康而已。”起死回生一词,乍一听似乎有些鬼怪色彩,但扁鹊却在思想和行动中将“医”和“巫”划清界限。作为医者,他设立了“病有六不治”的原则,其中最后一条便是“不治‘信巫不信医’的人”。他对虢国太子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不掺杂任何迷信之说,先诊断病证,后施以综合疗法。整个过程中扁鹊运用了“阴阳互补,表里相关”的医治思路,突出了扁鹊医学一贯“内病外治”的医学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扁鹊在为太子诊断时已经突破了仅把心跳呼吸停止视作死亡的标准。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在1968年提出了判断死亡的新标准,即脑死亡。至此,人们才能科学地解释,即使心跳和呼吸停止,仍有可能是“假死”现象。中国古代名医扁鹊,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能够对这种“假死”现象提出质疑,在死亡标准问题的认识上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