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7.13
编号:93216
傅连\u66b2,创办红军第一家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13日 生命时报 2021.07.13
     傅连\u66b2,创办红军第一家医院

    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 王 彪

    古人常讲: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红军队伍中有位著名的医学家,他就是党内首位红色医生——傅连\u66b2(音:zhāng)。他创立了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中央红色医院,被称为 “红色华佗”,他既有“红色”的革命热忱,也有“华佗”般的医德和医术。

    1894年秋,傅连\u66b2出生在福建长汀,幼年家境贫苦,儿时曾以“日新”为名,入学后改名“连\u66b2”。1910年,傅连\u66b2进入汀州基督教会创办的亚盛顿医学校学习医科,毕业后到了汀州福音医院,先后担任巡回医生、驻院医生。此后数十年间,傅连\u66b2的人生虽屡经变迁,但“我是医生”成为他坚守一生的职业选择,他经常说:“我最喜欢人家称呼我为傅医生”。

    青年傅连\u66b2坚守医生职业的同时,内心觉醒,树立了救国护民志向,进而走上革命道路。
, 百拇医药
    北伐战争期间(1916年),傅连\u66b2是长汀第一个报名参加北伐军的医生。1922年,广东友人赠来一部《菜根谭》,傅连\u66b2细细研读,深感书中道理深刻。彼时正值地方军阀统治福建,他感叹时局败坏,认为,“今日世界唯一流行病,则争权夺利而已”,这是由于世人的公德败坏、私德废弛和道心衰颓,于是“始而病己,继且病人,终于病国矣”。

    南昌起义的爆发让傅连\u66b2与中国共产党、红军产生了直接联系。1927年8月下旬,傅连\u66b2组织长汀医界接收了300多名南昌起义军伤员,无偿为伤病员们诊治。他和另外两位外科医生不分昼夜,给几百名伤员做手术,不觉苦不喊累,还亲自手术治愈了陈赓、徐特立等人。陈赓大将在多年后的回忆录中,还感念傅连\u66b2当时的悉心照料。

    南昌起义部队进驻长汀后,诸多景象都使他感到新鲜亲切,他的内心像擂起战鼓一样,激动澎湃,就此踏上革命道路。此后数年间,傅连\u66b2在长汀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检查治病,为驻防长汀的红四军战士全员接种牛痘,还多次给红军采购医药器材、输送医护人员。
, 百拇医药
    在后来土地革命、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傅连\u66b2负责党中央及军队的保健、医务工作,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他领导福音医院积极收治红军伤病员,1932年1月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同年秋,应毛泽东的建议,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1933年初,傅连\u66b2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将医院迁往瑞金,成为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

    1934年10月,傅连\u66b2作为随军医生与长征部队同行。由于情势紧急,出发时只能携带四挑子医药器械,每挑不超过40斤。长征途中,为了躲避敌机,红军常常日宿夜行。每到达宿营地时,大多是黎明时分。这时,傅连\u66b2一行军医就背上药箱给战士们看病。因长途行军,很多红军战士的脚走坏了;又因为常常忍饥挨饿,经常吃冷饭喝凉水,许多同志肚子吃坏了。傅连\u66b2这些医务人员就利用休息时间给同志们看病治疗,之后才回营地吃饭睡觉。

    那时,红军战士若得了轻伤小病,基本都靠人体免疫力熬过去。要是得了大病,由于部队缺医少药,傅连\u66b2总结出很多土办法。比如,缺少阿司匹林,感冒就用红糖姜汤。途经藏区雪域高原,对于高烧40度、昏迷不醒的战士,就采用毛巾冷敷、喝浓茶的办法。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傅连\u66b2在长征途中还做过接生工作。红军过雪山时,他奋力搀扶一个即将临盆的女同志走了十几里山路,在一处牛棚里接生。还拿出自己的青稞粉给产妇煮粥吃,在牛棚里守护了整整三天,直到第四天才重返部队。红军转进阿坝时,傅连\u66b2还为任弼时的夫人接生。

    1937年,傅连\u66b2在延安组建了中央苏维埃医院,之后改称陕甘宁边区医院。1939年,他会同何穆筹建延安中央医院,先后任院长。

    苏区报纸《红色中华》称赞傅连\u66b2是“苏区第一个模范”,朱德题词赞誉他是“模范妇孺工作者”,谢觉哉也赋诗“寿人寿国功在党,傅公名应列首榜”,毛泽东、周恩来都称他是“有功之人”。

    新中国成立后,傅连\u66b2长期致力于中央医疗保健工作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曾先后担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等职务。1955年,傅连\u66b2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医疗将军”可谓功勋卓著、实至名归。▲, http://www.100md.com(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