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4692
医者为何要“神圣”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10日 生命时报 2021.08.10
     医者为何要“神圣”

    田伟

    医者神圣,这是个古老的概念,因人类早期对大自然神奇而不可知的崇拜而自然形成,在人类社会已流传了几万年。随着人类智力发育,人们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最终发现医者必须神圣。这其中有两方面的重要含义。

    一方面是对医生的要求。治病面对的是生命,早期人类在繁衍过程中,活下来和繁殖后代是最重要的事情,是高于一切的需求。同时,人类又要应对各种变数和不可知的选项。因此,疾病开始被认为是大自然对人类错误行为的惩罚,面对疾病,人类基本上是听天由命和绝望的。随着部落里的精英们对于偶发治愈现象的总结和思考,他们逐渐发现有些办法可以来尝试治疗疾病。这一发展动向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惊喜,是上天对人类的恩赐。因此,早期的医疗活动充满着神秘感。

    在古代,医疗是一个不可完全掌控的过程,由谁来做,把一个要死的生命托付给谁来医治,才可能有更大的生还机会呢?自然是部落里最权威、最德高望重、最有知识的人,因此古代的医生往往都是部落里的酋长或者大祭司这类人物。可以看出,无论是最早的远古还是现在,对行医者本身的素质、权威性、知识水平和道德标准,都是有很高要求的。这也自然成就了“医者神圣”的概念,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对医生的要求,可以从他写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一文中学习到。《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院训“精诚精艺精心”,就是凝炼自孙思邈的思想精髓。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其行医誓言中也要求医者“尊师重道,患者为先,众生平等,道德至上”。对比可以看出,不论东西方,对医生的要求是大同小异的,都要求要达到一个神圣的标准。

    医者神圣另一方面的含义,是社会需要视医者为神圣,同时予以极大的尊重和信任。其原因既有生命的宝贵,也有治病之艰难,也就是说,医者责任重大,挑战和风险同样巨大。治病涉及人类最重要的东西——生命,同时又是一件结果不确定的、与自然规律相抗争的过程。

    如果社会对医者没有足够的信任度和宽容度,那么医疗这项工作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医者治病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自身安全,而不是挑战疾病的极限、在尝试过程中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医者选择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案,治病的效果也就越来越打折扣,患方也就越来越不满意,形成一个负向的死循环。抛弃“医者神圣”的概念,最终损害的是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连载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