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9.03
编号:94540
老年友善医院还得多一些
http://www.100md.com 2021年9月3日 生命时报 2021.09.03
     保留挂号缴费窗口 智能设备有人值守 诊疗全程没有障碍

    老年友善医院还得多一些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鲍 勇

    本报特约记者 余 华

    8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管弄路的普陀区老年护理院(石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出现在了今年上海市公布的首批54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名单中。

    门诊大厅处处体现着对老年人的贴心服务:门诊、急诊入口台阶旁都配有坡道;入口处设置了老年用品用具、轮椅平车等辅助移乘设备,方便老年患者借用;老年患者,尤其是失能、70岁以上等老人可以现场挂号,也可在引导员的帮助下进行自助挂号、网上预约;对无智能手机或无法出示健康码的老年患者,可以采用身份证扫验、人工流行病学调查等健康核验方式,确保就诊安全;所有就诊提示信息,都用清晰的大字写在显眼的位置……
, 百拇医药
    早在1979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海就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鲍勇教授告诉记者,如今,上海老龄人口占到户籍人口的33%~35%,且预期寿命全国最高,达到83.67岁。因此,上海十分重视对老年人的服务。今年年初,市卫生健康委启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梳理形成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四大类等70余项具体指标,包括:完善规章制度方面,将对老年人态度、行为用语等要求写入职工手册或行为守则;有社工、志愿者服务相关管理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导医、陪伴等服务;建立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在业务培训方面,开展老年医学、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学、社会学、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另外,各个医院还有针对性的为老人提供了很多便利就医的服务措施。比如,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设有人工挂号及现金收费窗口,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为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风险筛查,制定详尽和周密的诊疗护理计划;在全科门诊开展了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的健康综合评估服务,为住院和门诊老年患者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建立以病区为基础的连续性医疗服务,即为老年病患者提供长期照护、营养服务、安宁疗护等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误吸和坠床等高风险筛查,建立了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置方案,确保老人的安全。
, 百拇医药
    对于这些帮扶老年人的措施,已经70岁的陈婆婆告诉记者,自己有慢性病,每两周就要去医院取药,疫情期间,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成为入院的一大难关。幸好医院有志愿者帮忙,用身份证进行扫验。而且,一些医院考虑到老年患者出院时会有行动困难,会安排志愿者送老年人,直接送到公交站点,或者与“申城出行”出租车平台联动,选用长者智慧打车设备。陈婆婆满意地说:“有了这些服务措施,我现在到医院取药,可以不用儿女陪着了!”

    记者在口腔医院就诊时发现,此前,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自助机挂号、取号和付费,只能在人工窗口排很长的队伍。现在,自助机旁有了志愿者,他们积极鼓励、帮助老年人通过机器自助操作,大大改善了老年人的就诊体验,缩短了就诊时间。

    “解决老年人就医方面的难处,形成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非常有必要。”鲍勇表示,虽然目前一些医院已经有了一些措施,但仍需深层次挖掘更多老年人需要的服务,从医院到社会最终到每个家庭,形成联动。这一切都需要立法来保障,不能“昙花一现”。打造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最终的落脚点在人才。一些医院的护工知识水平有限,需要对他们进一步培训,才能真正把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营养服务、安宁疗护等服务落到实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