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7591
空气质量世卫出了新标准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1月23日 生命时报 2021.11.23
     空气质量世卫出了新标准

    为进一步降低全球公共健康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基于500余篇学术论文提供的科学证据,修订并发布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导值(2021)》。

    自1987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定期发布基于健康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导值》,上一版本更新于2005年。报告指出,过去15年里,科学家关于空气污染如何影响人类健康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在真实世界中观察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儿童,空气污染暴露会伤害其呼吸系统发育、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加剧哮喘;对成人,空气污染暴露会增加肺癌、缺血性心脏病、卒中等致死性疾病,并可能与慢阻肺、糖尿病和退行性神经疾病存在关联。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经过文献调研、文献综述等方法制定了新的指导值,涵盖PM2.5、PM10、O3、NO2、SO2、CO等六种主要空气污染物。

    报告指出,这一标准适用于室内、室外环境,不适用于特定职业环境,可以为制定空气质量管理阶段性目标提供参考。本次修订中,重要的变化包括:

    1.基于低浓度水平健康影响的新证据,收紧了PM2.5、PM10长期暴露指标年均目标值,其中PM2.5年均目标值由10 微克/立方米下调到5 微克/立方米;

    2.基于多国、多城市研究提供的数据,调整了24小时与年均浓度水平的比率,更新了PM2.5、PM10的24小时目标值;

    3.基于NO2长期暴露与全因死亡率、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之间关联的新证据,将NO2年均目标值从40 微克/立方米变更为10 微克/立方米;

    4.基于长期臭氧浓度与总死亡率、呼吸道死亡率之间关联的健康影响证据,增设了O3浓度高峰季平均值,为60 微克/立方米。

    全球尚未有国家能够全面达到新指导值的目标要求。统计数据显示,以PM2.5年均目标值为例,2019年全球PM2.5浓度暴露最低的国家芬兰为5.57微克/立方米,高于新指导值的5 微克/立方米。而大多数国家距离达到2005年的指导值仍有难度,追赶新指导值则是难上加难。2019年,全球尚有90%的人口暴露于PM2.5年平均浓度超过旧指导值水平(10微克/立方米)的空气中。其中,污染水平位列前十的国家分别为印度、尼泊尔、尼日尔、卡塔尔、尼日利亚、埃及、毛里塔尼亚、喀麦隆、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人口加权PM2.5浓度水平是2005指导值的6~8倍。人口密度高的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2010~2019年间,PM2.5浓度仍呈增长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空气质量目标值在引领全球空气质量标准提升中发挥着旗帜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标准时,都参考了指导值中某个过渡阶段目标值,并根据自己的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特征和空气质量管理能力,制定了自身的标准值。▲ (唐 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