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28
编号:95169
谁是第一个打点滴的人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28日 生命时报 2022.01.28
     谁是第一个打点滴的人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 陈德昌

    每到呼吸道疾病或胃肠道疾病好发的季节,各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甚至在走廊里也能见到一排排病人。他们都乖乖地伸出手臂,露出手背,插着针头,连上一根输液管,一只输液袋高高挂在输液架上——他们正在接受静脉输液,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在“打点滴”。

    在现代社会,静脉输液是一项被普遍接受的医疗服务,对外科和内科重症病人都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基本治疗。对于输液,荷兰有位教授想象力丰富。他认为,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每个人都需要母乳喂养,也需要喝牛奶,奶瓶是婴儿生活的必需品;长大了,要喝各种饮料,如茶、啤酒、碳酸饮料,瓶装的、罐装的,青年、壮年更是爱不释手;等到垂垂老矣,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衰退,难以享受大快朵颐之乐,及至重病缠身、生命岌岌可危,每个人就离不开静脉输液袋,输液管道成了“生命线”。这位教授在做学术报告的时候,屏幕上打出了“奶瓶—饮料瓶—输液袋”的幻灯片。他没有开玩笑。
, 百拇医药
    我们当然不可能简单化地把一生归纳为“奶瓶—饮料瓶—输液袋”。人的一生远比这些瓶、罐、袋更为丰富多彩。每个人的一生,不论是大人物、小人物,每天都在生产故事。不过,让我们仔细想一想静脉输液这件事。为什么当初会有人想到把液体通过静脉灌到人的身体里去?这就有点像在问:为什么当初有人会想到把那张牙舞爪的螃蟹抓来吃?世界上的确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怪才,他们从认识上的探索,到萌发新的理念,再经过动物实验,最终应用在临床实践并取得确切效果,整个过程少不了一番挫折。

    1831年,有位英国人发现,霍乱病人大量腹泻和呕吐,丢失的水和盐分是惊人的,于是他建议通过静脉补充盐水。乍一听,这个点子有点天方夜谭。1832年,苏格兰人拉塔(Thomas Latta)将其付诸行动,通过静脉给霍乱病人输入了3公升液体。此乃破天荒之举,虽然明显改善了病人症状,但输液终止后,呕吐腹泻继续,5小时后病人死亡。拉塔后来继续用静脉输液,为霍乱病人治疗,结果有2/3的病人死亡,这导致此举备受质疑。当时医学界盛行“毒血症”之说,认为输入的氯离子是毒物。这种错误的理论假设阻碍了输液治疗的改进和实施。
, 百拇医药
    1920年,麦卡伦及其他学者通过幽门梗阻、肠梗阻等动物模型,证实大量钠与氯化物的丢失会引起血液电解质紊乱;输入氯化钠液后,实验动物存活率提高。1936年,又有学者通过静脉输入生理盐液证明治疗有效,破除了迷信。然而很多学者仍认为在手术当天以及术后两天应限制钠盐输入。直到1961年,经同位素测定发现,大手术后人体的有效细胞外液减少28%,这才终于打破了术后严格限制输入盐液的 “禁令”。

    在现代社会,谁也不至于对静脉输液大惊小怪、说三道四甚至横加指责,但当年“毒血症”之说将其拒之临床的门外,从1832年初次尝试,到1936年取得成功,整整相隔100多年。据我的记忆,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国内有些医院手术室仍有这样的怪事,只供应5%葡萄糖,不供应生理盐液。开创静脉输液固然不容易,之后一点一滴的改进,也是举步维艰。

    在大声呼吁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今天,上面这段故事耐人寻味。然而,临床医师忙于门诊、急诊、手术,有读不完的书、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论文,还有国内国外学术交流……多数人都没这份雅兴,把时间花费在这样的故事上。当今社会对医学科学和医疗服务提出新的需要,需要有创新思维的医生和护士。因此,医学界需要振奋精神,改进医学教育,倡导民主学风,为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提供土壤。同时,这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对静脉输液这段小小的故事,我们不妨想得更多一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