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编号:13760417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家庭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9
     【摘要】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而大多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在家中进行治疗,所以要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的效果,就必须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

    【关键词】高血压病;家庭;干预

    高血压病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由于高血压病的病因尚未明,并且需长期服药治疗,一旦确诊,患者心理负担加重,这就要求家庭成员与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治病的长期性,在心理上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在家庭生活的各方面予以重视和干预,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1存在的问题

    1.1认知不足部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了解,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高血压的病因、诱发因素、症状、治疗与预防及对靶器官的危害[2,3]。
, http://www.100md.com
    1.2遵医行为差有些老人用药时经常漏服、不按时服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服,不能坚持长期、合理、规范化用药,导致血压产生波动,不利于控制病情。还有些患者血压控制后没有定期去医院复诊,没有定期监测血压。

    1.3不良的生活习惯老年人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不容易改变。如吸烟、嗜酒很难彻底戒掉,口味偏重者不能适应低钠清淡饮食,而运动与减肥也不能持之以恒,难以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高血压病的控制。

    2家庭干预

    2.1疾病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诱发因素、并发症及其危害,知道如何正确的就医,生活中怎样预防和识别并发症的先兆等,提高其认知水平。认识到高血压病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并且与精神因素有重要关系,所以必须要遵医嘱长期合理规范用药,保持性情开朗、情绪稳定,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稳定控制病情[4,5]。
, 百拇医药
    2.2服药干预应严格按医嘱长期、规律、合理地服药,不能擅自加减剂量或调换药物,并告知药物治疗对于疾病的重要性。每天应按时、按量服药,长效的降压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一般可放在早餐后服。服用降压药后半小时内不宜立即起床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有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咳嗽、心动过速等,需及时就医。

    2.3饮食教育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充足的维生素[6]。低钠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5 g以下或酱油10 ml ,可在菜肴烹调好后再放入盐或酱油,以达到调味的目的。多吃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少进食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高血压患者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 g为宜。每周还应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降低血压。如果高血压合并肾功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西瓜等,能增加血管弹性,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缩能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者应戒烟。
, http://www.100md.com
    2.4运动治疗对血压正常控制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医生指导下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等,多采用步行、慢跑、骑车、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疗法效应的产生需要至少1周的时间,达到较显著的降压效应需要4~6周。所以要持之以恒,如果停止运动,运动疗法产生的效应可能在2周内完全消失。

    2.5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合理的休息与睡眠,对睡眠不好者睡前应听催眠曲、热水泡脚,必要时可用镇静剂,变换体位时要慢,防止一过性低血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大便干燥,大便燥结时可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禁止憋气、用劲。

    2.6自我防护生活中保持乐观情绪,心态平和、轻松、稳定。家居环境安静、舒适,无噪音及其他不良刺激。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寒冷诱发血管收缩。冬天洗澡水温不宜太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使血管急速扩张,血压下降。定期检测血压,作好纪录。如血压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 百拇医药
    2.7家庭支持系统家人的关心、支持和督促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通过对患者和家属共同实施健康宣教,让整个家庭都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和谐的家庭关系[7]。

    参考文献

    [1]叶晓青,刘雅玲,陈维清.高血压患者有关该病知识、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24-626.

    [2]张东峰,许小幸,高维主.青岛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健康教育杂志,2001,30(2):100-102.

    [3]张涛.金银川垦区1300例高血压病调查及现状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24-26.

    [4]段廷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67-168.

    [5]王丽梅,雷光红,李瑞霞.高血压患者的门诊健康教育.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74-175.

    [6]赵宇宏,李海燕,段丽萍.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探讨.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93-94.

    [7]樊爱青.社区高血压病有效管理的方法.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169-170.

    【收稿日期】2011-08-08, 百拇医药(朱锋)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