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3759581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疾控和阶段性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1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防;护理

    手足口病(HFMD)患儿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是因为多种肠道病毒所引发的。一般比较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A16肠道病毒71。因本病发病急,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广,易引起暴发且无有效预防措施,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其口腔、足、手等处出现疱疹、皮疹的表现。治疗的大部分患者的预后都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患者会有比较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伤害的表现。其可致使患者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疾病,患者的病情发生很快,且死亡率比较高[1]。现笔者对此疾病的护理等情况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疾病的潜伏期时间为患者在3~7 d没有其他表现发生,很多患者都为突然发病,50%左右的患者在发生疾病之前1~2 d有发热的表现,且体温都在38 ℃左右。手足口病第一阶段以急性期为主,患者表现为口腔溃疡、下肢丘疹、手足口水疱等。其特点为丘疹充实性,水疱为深在性,泡壁厚不易破裂,皮疹周围绕以红晕,皮疹一般局限,严重者可泛及全身[2]。第二阶段危重期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伴有一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第三阶段恢复期以生命体征稳定为主。
, 百拇医药
    1.2分阶段治疗严把三关,即诊断关、危重患者筛查关和抢救关,实行轻、重、危三阶段治疗。合理布局手足口诊治区域,在门诊设立了专科诊室、输液室、留观室;在病房设立了一般患者病房、重症患者病房和PICU。

    2预防疾控措施

    2.1首先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及时上报疫情,给予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消毒工作,避免其出现传染。

    2.2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工作,应用3%漂白粉液体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消毒,应用暴晒消毒方法对患者的衣服、床单等进行消毒,并要注意病房的空气通风。

    2.3医院应加强预诊,设立专科,门诊诊室严格执行一室一医一患一陪,一诊一消毒(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及听诊器、体温表等);病房严格实行一患一陪,减少人员的流动, 操作前后严格手消毒,加强病室的通风和消毒,紫外线循环机每日早晚消毒空气1次,每次30 min。凡接触过患儿的医护人员严格进行卫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用0.5%~1.0%氯胺溶液对患儿的日常用品、餐具等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床单送洗衣房单独清洗消毒[3]。
, http://www.100md.com
    3阶段性护理

    3.1急性期的护理

    3.1.1发热护理对患者的体温情况进行监控,如患者有发热表现应让其多喝水,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温水擦浴水温以38 ℃为宜,用毛巾投水后拧干擦拭患儿全身。降温后30 min测量体温,体温高于38.5 ℃,给予泰诺、托恩等小儿退热药。患者应保证休息,避免活动,并要保持口腔的清洁,在患者退热期时如出汗,应要给予衣服的更换避免其发生受凉。

    3.1.2口腔护理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要应用盐水在饭前饭后漱口,如患者过小不会漱口,可应用棉棒进行清洁。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4]。

    3.1.3皮肤护理应每晚给患儿洗澡,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 洗澡时不用肥皂、沐浴露;剪短患儿的指、趾甲,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内衣要宽松、透气。洗澡的水温不易过高,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5]。
, http://www.100md.com
    3.1.4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温以偏温略凉为宜,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

    3.2危重期的护理

    3.2.1在神经系统受累阶段对烦躁不安的给予制动,遵医嘱给予控制颅内高压、激素疗法、免疫球蛋白、降温、镇静等药物应用。认真做好输液管理:(1)静脉选择:选用弹性好、较粗直,并采用交替注射法;(2)血管保护:高渗性药物4 h后,用热毛巾热敷局部;(3)药物作用的观察及护理: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引起感染、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避免患儿发生交叉感染[6~8]。

    3.2.2心肺衰竭阶段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等进行细致的观察。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管理,方法如下。(1)迅速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开始l周内患儿痰液黏稠时行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同时保持气道的湿化,避免刺激性干咳;(2)保持口鼻、咽气道通畅;(3)按程序吸痰:痰多时,按照吸痰-湿化-吸痰的程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4)定期监测血气,及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准确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达到出入平衡,减轻心肺负荷。
, 百拇医药
    3.2.3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应要热情和蔼,和患者进行沟通,根据其心理情况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可应用图画、音乐等方面的方法来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让其可以放松。和患者家长进行沟通,稳定其心情,让其关怀照顾患者。

    3.3患者恢复之后的护理措施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还有一些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的表现。这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道、神志的改变。并要处理好患者的排泄物,定期进行拍背、翻身等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4体会

    总之,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进行卫生知识宣教、普及知识、健康教育、取得配合、心理护理、隔离、口腔皮肤护理等措施。尤其是患者应重视手的卫生。患者发病一般都为轻度的临床表现,完全可以自愈,但仍有一些患者会表现危重,故应在早期给予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对病情进行判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从而减低病死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高莉丽,徐敏,贾丽丽,等.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07.

    [2]刘跃,吴智娟.小儿手足口病172例临床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2):128.

    [3]谢小建,崔燕萍,于燕波.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护理研究,2009,23(5B):1285-1286.

    [4]许艳华.8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国际护理学志,2009,28(7):917.

    [5]黄春香,钱慧霞.手足口病防治的探讨.临床医学,2007,27(4):74.

    [6]姜波.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05-106.

    [7]王玉平.手足口病8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100-101.

    [8]伍恩标,孙丽敏.巨野县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19-120.

    【收稿日期】2011-09-09, http://www.100md.com(夏蓓南)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