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744375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9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过程实地观察,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需要强化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的程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结论:重视职业防护对手术室人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94-02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工作环境,集手术、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直接、间接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X线,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垃圾清运过程中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可能。护理工作目标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 百拇医药
    1 手术室职业暴露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手术室是手术患者高度聚集及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直接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发生感染性疾病风险很高,血液性病原体对护理人员最具危险,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皮肤暴露或黏膜暴露,包括针刺伤、锐器伤、安瓿割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据统计,在我国98%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手术室工作中常用的刀、剪、缝针,在传递过程中易误伤他人,术中清洗易误伤自己。

    1.2 化学性因素

    环境污染特别是化学试剂污染不断侵蚀人类健康,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各种消毒剂、麻醉废气、化疗药品等有潜在危险。护士在手术中配制化疗药物时,药物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接触皮肤直接吸收入体内,引起白细胞减少、头晕,妊娠期可引起自然流产、致畸、致癌,吸入麻醉药如异氟烷长期吸入可影响肝肾功能,吸入高浓度麻醉废气可引起妊娠期自然流产,并可产生氟化物中毒,影响遗传(包括致突变、致畸、致癌)白细胞减少,不孕率增加[2]。戌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导致过敏性皮肤炎,与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角膜损伤,甚至永久性视力损伤。
, 百拇医药
    1.3 物理性因素

    骨科手术广泛开展,术中X线光定位使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X线照射。长期接触X线可导致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精子成活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妊娠期接触X线可导致胎儿畸形。

    1.4 生理心理因素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知识更新,人事制度改革,手术室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及手术要求高度集中,加上人力资源不足,手术患者创伤重,病情急、变化快、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期轮班工作制度打乱手术室护士生物钟。生活不规律,易引起胃肠疾病,长时间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2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防护措施
, http://www.100md.com
    2.1.1 加强职业防护宣传教育,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都视为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到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到患者。对第二天手术的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前访视,发现患者有传染病,早晨交班说明,巡回护士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洗手护士手上有伤口禁止上台。戴防渗透口罩、护目镜、穿防渗透隔离衣、裤及鞋套,戴双层手套,使用双层手套能对手套破损造成的危险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当外层手套被针刺破时,内层手套的隔离作用仍然存在,手术过程高度集中,小心谨慎,做到忙而不乱,防止针刺伤,污染后的针头和一次性锐器应直接放入防渗漏的利器盒,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损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如手术过程发生针刺伤,立即脱去双手全部手套,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受压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对受到HBV感染的针刺伤,24 h内接种高价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对HCV针刺伤者注射干扰素,感染梅毒阳性者应用长效青霉素,若青霉素过敏,口服四环素或强力霉素。
, 百拇医药
    2.1.2 HIV职业暴露的处理 迅速用肥皂、生理盐水、清水彻底清洗消毒暴露部位,0.5%碘伏消毒,严重暴露立即给药1 h。立即向领导及专家报告,评估是否继续服药,详细记录事情经过:时间、地点、污染物、损伤器皿类型、器具是否污染、深浅、有无出血、患者的病毒载量、接受治疗、使用何种药物等。根据暴露级别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分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 d,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 d,预防性用药越早越好,最好在4 h之内,最迟不得超过24 h,即使超过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在暴露后的第4周、8周、12周、6个月、12个月做HIV病毒抗体检测。

    2.2 化学性因素防护措施

    (1)正确掌握各类化学消毒剂性能、使用范围、浓度、作用时间、不良反应。配制戊二醛时戴口罩、戴手套,如不慎溅到皮肤及时用流动水冲洗,戊二醛浸泡后的物品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洗。(2)配制化疗药物时戴一次性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锯安瓿时垫以纱布防止划破手套,如皮肤接触化疗药物时,尽快用大量流动水冲洗。(3)正确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能降低手术室麻醉废气污染。并定期检测,防止管道漏气,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往蒸发罐加药过程中防止麻醉药洒落,使用吸入性麻醉药时现用现配,全麻过程使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并保持管道紧密连接。
, 百拇医药
    2.3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需要进行X线及使用C臂X线摄片手术者,安排在配置具有防X线辐射的独立手术间,含有铅的门窗,手术前穿好铅衣,佩戴护目镜,尽量减少照射时间。

    2.4 生理心理因素防护措施

    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养成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早餐习惯。长时间站立可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3 讨论

    职业暴露是一项长期不容忽视的工作,医院应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引起的医院感染,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规范化管理,明确危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预防的,应提高自我防范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暴露危害,保障手术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小玲.手术室血液性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现状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9):30-31.

    [2]陈云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当代护士,2005,1(6):85-87.

    (收稿日期:2012-06-25) (编辑:田烨), http://www.100md.com(董燕)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