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肩周炎
编号:13656181
肩周炎影像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摘要】 目的:探讨X线及MRI在肩周炎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影像特征、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观察典型的肩周炎患者135例,常规摄取DR片,对其中24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本组135例患者中,风寒湿型32例,瘀滞型22例,气血亏虚型81例,42例肩峰下脂肪线模糊,部分消失;肩峰下滑囊增厚4例,肩部软组织内斑点状、片状钙化36例;肩关节退行性变51例;其中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24例,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改变27例,18例X线照片显示正常。24例MRI检查中显示肩盂关节积液21例,肩峰下关节滑囊积液3例,肩袖损伤8例。结论:典型肩周炎症状患者影像学有一定特征,并能为临床分型提供依据,为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肩周炎; X线; MRI

    中图分类号 R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010-03

    在日常工作中,肩周炎是常见病,尤其多见于中医院。该病好发于50岁上下,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五十肩”、“锁肩风”等,与关节退变、肌肉、肌腱的损伤密切相关。患者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笔者回顾总结了135例我院就诊的典型患者,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中医分型。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5例患者中,男75 例,女60例,年龄34~69 岁,平均54.6岁。本组病例基本症状为肩关节及其周围的疼痛,疼痛具有夜间明显的特点,同时伴有活动幅度的减小,肩关节功能障碍,病史多在2~6个月,最长达10年。

    1.2 辨证分型

    1.2.1 风寒湿型 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肩周不适,感觉迟钝、受凉后肩部疼痛,注意保暖可缓解,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沉重感。舌质淡白,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弦紧或濡缓。病因病机:患者风寒内侵,湿邪内聚,血脉凝涩,筋脉失养,收引拘急而痛。

    1.2.2 瘀滞型 患者表现为肩周固定部位剧烈刺痛,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僵硬,偶伴关节肿胀。舌色较暗,瘀斑时见,薄黄胎,脉象细、眩、涩。少数患者有过外伤史。病因病机:患者外伤筋骨或劳累过度,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日久筋脉失养,拘急不用。
, 百拇医药
    1.2.3 气血亏虚型 患者表现为肩周随气候影响的酸痛为主,轻重变化,人较消瘦,容易疲乏,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卧则减轻,喜按喜揉,常反复发作。舌质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病因病机:患者肝肾精气衰退,气血不足,血脉周流运行不畅,筋失所养,血虚生痛,营卫失调,筋脉拘急而不用,总的病机筋脉痹。

    1.3 肩周炎影像诊断

    X线检查:135例患者均采用肩关节X光正位摄片,部分加摄斜位片,其中24例患者肩关节MRI检查。所有以上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阅读。

    1.3.1 X线表现 采用飞利浦DR,自动电离曝光,肩峰下脂肪线模糊,部分消失,42例;肩峰下滑囊增厚4例,肩部软组织内斑点状、片状钙化36例;肩关节退行性变51例,其中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24例,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改变27例;18例X线照片显示正常。
, http://www.100md.com
    1.3.2 磁共振表现 24例均进行肩关节MRI,采用GE HDE 1.5T MRI,扫描序列包括常规肩关节横轴位T1WI、常规肩关节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PDWI和脂肪抑制T2WI,层厚采用3~4 mm。显示盂肱关节积液21例,肩峰下关节滑囊积液3例,8例患者有冈上肌肌腱形态和信号异常,其中3例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表现为肌腱纤维部分断裂,肌腱内见到T2WI高信号影,2例肌腱滑囊侧及关节侧边缘变薄,信号增高,在T2压脂序列显示较好。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气血亏虚型最多见,81例,占60%,风寒湿型32例,占24%,瘀滞型22例,占16%,影像学以关节积液最为常见。详见表1、图1和图2。

    3 讨论

    肩周炎沿用已久,尤其在各级中医院,骨伤、针灸、推拿等科室有着大量的患者,肩周炎的概念在在中医系统内仍广泛应用。由于该命名对于发病机理不明确、发病部位定位不清晰,概念较含糊,在西医普遍被撞击综合症、肱二头肌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等代替。肩关节结构复杂,其中由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构成的肩袖对肩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近来对于肩袖的损伤研究较多。由于肩关节具有活动幅度大,关节盂浅,肌肉相对薄弱,因此容易损伤,随着是现代人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空调的大量使用等因素使得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及部分患者迁延不愈,会造成肌腱、关节软骨等损伤、滑膜改变、组织内钙盐沉积,骨质增生等退变改变,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进一步影响关节的功能,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讨论肩周炎的影像学表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 百拇医药
    X线片和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肩关节骨质改变,如肩锁关节、肩胛盂周围骨赘形成、冈上肌钙化、肩峰下间隙的减小等,为肩周炎的病因及病理诊断提出有力的依据,但对肩袖、韧带等软组织结构显示欠佳,且不能发现早期肌腱病变[1]。Burbank等[2]指出肩周炎可出现肩峰下脂肪线模糊消失是可靠X线征象,病理基础为肩部肌肉及滑囊炎症反应引起周围组织水肿,出现脂肪线模糊消失。本组14例有此改变,说明此征是肩周炎X线表现。平片一般无法显示肩周炎的周围软组织改变,只有软组织内出现钙化时才能发现,有关文献报告钙化率为31%,本组36例,占27%,略低于文献报告。

    肩周炎可引起肩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改变,本组15例有关节退行性变:骨质疏松、关节面增生及关节间隙异常等。这可能与肩周炎病变发展有一定关系。另外,本组51例肩峰骨质增生,这说明了病变晚期并发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结果,对诊断肩周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http://www.100md.com(单华 周金彬)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