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编号:13656184
两种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反眉形与直线形两种切口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反眉形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Ⅱ~Ⅴ级核白内障患者115例(125眼),按照切口的形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反眉形小切口)63眼,对照组(直线形小切口)62眼,两组均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后囊破裂及前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一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反眉形小切口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切口小、安全高效、无缝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术后散光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反眉形小切口; 直线形小切口;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017-03

    在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呈增长趋势,成为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治疗的唯一途径,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逐渐淘汰,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已成为目前主流手术方式。由于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受设备、技术条件的制约,在广大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受到限制,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据报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具有相似的手术效果,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筛选2012年4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5例(125眼)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小切口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其术后视力及散光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http://www.100md.com
    笔者所在科室开展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15例(125眼),其中男39例,女76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90岁,平均67.5岁。术前视力光感~指数/眼前30 cm。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按照Emery等[2]提出的核硬度分级标准,均为Ⅱ~Ⅴ级核。Ⅱ级32眼,Ⅲ级核49 眼,Ⅳ级核36眼,Ⅴ级核8眼。以上病例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排除青光眼、糖尿病、角膜病变、高度近视眼、玻璃体病变及网脱等病史。按照切口的不同形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反眉形小切口)63眼,其中男20眼,女43眼,平均年龄(65.1±6.5)岁;对照组(直线形小切口)62眼,其中男21眼,女41眼,平均年龄(68.2±4.3)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裂隙灯、角膜曲率、眼科AB超检查、测量眼压,采用SRK-Ⅱ公式自动计算出所植入人工晶体度数。术前3 d常规点抗生素眼药水及冲洗泪道。术前1 h复方托品卡胺眼水扩瞳。
, http://www.100md.com
    1.3 手术方法

    两组术前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等比混合后进行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作以穹隆部为基地的结膜瓣,烧灼止血。10点钟角膜缘处做宽1.5 cm侧切口。对照组:做一长约6 mm的直线横切口,直线切口中央距12点钟角膜缘后2 mm,深达1/2巩膜厚,板层分离至透明角膜1.5 mm。做前房穿刺,前方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囊膜看不清者辅以染色剂),直径约6 mm。充分水分离,扩大内切口,将旋转核使其完全松动并旋入前房,向晶体核前后分别注入粘弹剂,左手持晶体圈伸入到晶体核后方托住核体,右手持晶体定位钩从侧切口进入到核的前方,双手用力将核一分为二,用晶体圈分次将其娩出。抽吸前房残留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前房内注入平衡液形成前房,如切口不能自闭可缝合1~2针,上方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进地塞米松,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试验组:距12点钟角膜缘后2 cm作一长约6 cm的反眉形切口,弧长的中心位于12点钟,余下操作步骤同对照组。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两组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及后囊破裂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经药物治疗后一周内均病愈。后囊破裂:试验组出现3眼,对照组出现2眼,均由于抽吸前房皮质时发生。其中试验组一例由于破孔小,剪除脱出玻璃体后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内,其余四眼均行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详见表1。

    2.2 术后视力比较
, http://www.100md.com
    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术后1个月出现低视力:试验组4眼,其中3眼均由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1眼出现了后发障;对照组也出现了4眼,其中3眼由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1眼由开角性青光眼所致。

    2.3 术后散光

    两组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由于其术后存在较大的散光而影响视力,已淡出主流术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因其切口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成为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术式,但是,由于其设备昂贵不能在广大基层医院得到推广和普及。因此,大家都在探索小切口下白内障手术。文献[3]报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有同超声乳化相同的手术效果。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怎样在小切口下使术后并发症降至最小程度而确保术后视力得到最大的保证。由于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术后角膜散光,人工晶体造成的散光已经非常少见,而切口的大小、切口距角膜缘的距离、切口闭合的情况以及缝合的技巧等均可影响术后的散光,其中切口的长度影响最大[4],文献[5]报道,角膜切口的长度与散光成正比。众所周知,切口越小且离角膜缘远术后散光越小[6],但切口越小及过于靠后却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恰当的切口是手术的关键。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采用不同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取得了不同的效果。两组均基本保持切口自闭,无需缝合或缝合1~2针,保持了角膜原有的形态,术后散光程度相对较低,但反眉形小切口术后散光情况却又明显优于直线形小切口。本研究显示,切口不同对术后角膜散光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反眉弓形切口较直线形切口对术后角膜形态影响小[7]。术后1周两组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降低,考虑与角膜水肿有关,及切口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但试验组(反眉形小切口)术后1、3个月散光情况与对照组(直线形小切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后角膜水肿造成的角膜散光基本不存在,分析原因可能是直线形切口两端距离角膜缘较近,对角膜原有的形态破坏相对较重,如果出现缝合,由于缝线的牵拉,程度会进一步加重,而反眉形切口恰恰降低以上的风险。由于反眉形切口两端距角膜缘2 cm,中央顶端距角膜缘1 cm,内切口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5 cm,内在的接触面积较大,自闭性较强,房水及粘弹剂不易外溢前房稳定性好,术中操作空间相对稳定,对角膜、虹膜的扰动相对较小,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由于切口缘距角膜缘相对远离,即使愈合后疤痕牵拉对角膜原有的形态影响不大,术后角膜散光也相对较轻。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对Ⅴ级硬核在娩核时相对困难,对角膜影响较大[8]。因此,试验组(反眉形小切口)术后角膜水肿达48.3%,而对照组(直线形小切口)术后角膜水肿达3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后囊破裂及前方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反眉形切口)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程度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直线切口)。通过以上分析,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反眉形小切口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切口小、安全高效、无缝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术后散光小等优点。
, 百拇医药
    在我国,白内障患者大都分布在农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已成为主流术式[9],反眉弓形小切口不失为首选,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高坚.240例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手术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103-105.

    [2] Emery J M,Little J H.Phacoc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ct[M].London:Mosby,1993:323.

    [3]孙敏,陈雪霁,孙晓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4,34(3):242-244.

    [4]李璟,袁媛.白内障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558-560.
, 百拇医药
    [5]代山厚.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40例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2-123.

    [6]王哲宁,许权.不同切口对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7):290-292.

    [7]费孝庆,赵宏丽.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术在防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138.

    [8]王欣,刘明江,施丽萍.手法反眉弓形小切口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3,63(10):1187-1189.

    [9]楚静,邓玲,邓飞芬.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49-50.

    (收稿日期:2014-08-18)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郑培新 杨秀云)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